鹤壁淇滨区大力修复整治生态环境 昔日老矿山再成绿水青山
2020-05-26 14:07:46 来源: 财讯网
关注河南热线

巍峨的太行东南麓,一派春光中青山叠翠,淇水潋滟。

鹤壁市淇滨区,一场整治矿山、绿化环境的“战斗”渐次铺开,总投资1.8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多个标段同时展开,数百台机械车辆、数千名施工人员或刷坡填坑平整土地,或挖坑培土栽种绿植。

近平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近年来,淇滨区把生态文明作为首要任务,整合多杂乱的老矿企业,通过高效、高质、高速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将昔日老矿山上的“生态疮疤”变身为有农有林、有景有致的全新生态示范区。

鹤壁淇滨区大力修复整治生态环境 昔日老矿山再成绿水青山

植绿于心,壮士断腕力“破旧”

忆往昔岁月峥嵘,满目疮痍不堪回首。

淇滨区内的矿山为太行山余脉,在近1平方公里的矿山上,当地百姓靠山吃山,做起了采石生意,高峰时这里拥有近50家小开采企业,上千辆载重货车进进出出。经过数十年开采,昔日的青山变成了“秃山”。

“窗户不敢开,衣服不能晾,几十米开外看不见人!”一直生活在矿区的大河涧乡的老刘感叹道,一座座山头被挖成了大坑,岩土常年裸露在外,粉尘弥漫,让当地人叫苦不迭。

因历史原因,矿区内山体已被挖成千疮百孔,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杂草丛生、乱采滥伐、灰尘漫天……这是2006年前该区内矿山上的场面,30多家大小矿山企业接连开采,“多、小、散、乱”是当时矿山的缩影。

“30多家企业开采比较乱,有的两个采矿企业相隔不到300米,现场灰尘满天飞,声音特别大,有的机器还老旧,一天开采量也不多,有些时候还有人无证开采,让我们很是头疼。”淇滨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宋志军说,2019年以来,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方针,积极开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专项行动。

旧伤疤困扰多年,必须痛下决心彻底整治。现在的短痛是为了不再长痛,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就是为了给未来“储存幸福”。

一场提升生态“颜值”的战斗开始打响!

鹤壁淇滨区大力修复整治生态环境 昔日老矿山再成绿水青山

增绿于山,不信东风换不回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当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也是党委政府一直以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初心。

号角吹响,方向明确,围绕大局,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随即铺开。

之前,按照上级工作指示开始对矿山进行整合治理,全区38家矿山企业进一步整合为18家采矿企业。

2017年,鹤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鹤壁市普通建筑石料矿山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鹤环攻坚指〔2017〕14号)文件,要求对淇滨区计划整合新设矿区2处。

壮士断腕,一鼓作气!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分类施治、上下联动,打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攻坚战,全力推进该区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宋志军介绍,按照高标准数字化环保型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这一次对矿山企业再次进行整合治理,把污染和乱象从根清除。通过不断加大巡查和查处力度,与乡镇政府、公安等部门联合进行执法,切实提高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力度。截至目前,共出动巡查人员800余人次,查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案件22起,收缴罚没款42万余元,有效遏制非法采矿势头。

“刚开始,很多矿山企业不配合,跟石头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突然间不让干了,没了这个饭碗,觉得不知道还能干啥。”淇滨区矿山综合整理小组工作人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通过不懈努力,整合新设矿区2处,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

鹤壁淇滨区大力修复整治生态环境 昔日老矿山再成绿水青山

造绿于行,凝心聚力“抓落实”

关乎成败,贵在落实。

明确任务,综合施策,上下一心,倒排时间表,画好路线图,对标任务书。从昔日的惨不忍睹,到如今的初步成效,背后彰显的是执法者不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决心和魄力。

“以前这里是采矿区,开采后留下残垣断壁、乱石矿渣,坑坑洼洼的,现在经过整治,土地平整后铺上厚厚的黄土,已达到可耕地标准。”5月13日,在位于淇滨区大河涧乡的一处露天矿区宋志军说。

“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建设生态淇滨的重要手段。”2018以来,该区健全组织,强化机制,创新工作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规划淇滨区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

淇滨区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分为矿山环境生态治理和河道生态修复整治两大类型24个子项目(矿山环境生态治理19个,河道生态修复整治5个),该项目总投资1.8亿多元。项目实施后,完成河道治理12.3公里,新增湿地21亩,水土流失治理18319.5亩,低效林改造2463亩,矿山环境治理面积7803亩,新增林地336.87亩,新增耕地1168.8亩(其中恢复废弃工矿用地657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取得恢复治理的最佳成效,必须因地制宜、科学施工。该区采取削坡、平台修整、场地平整、覆土、绿化等措施,集中对“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综合生态修复。矿山采用的采坑回填复绿、边坡挂网喷播、平台覆土种树等措施,闭坑矿山通过恢复治理,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河南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总投资近3000万元,治理区面积630亩,2019年6月开始施工,矿山恢复治理450亩,生态造林180亩,2019年12月份项目总体竣工,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点。目前,辖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已完工8个。

还绿于民,美景乡愁是“我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中,该区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抓关键,理重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如今,漫步在一些完工整治区,破损的山补上了,树种上了,山变绿了,山青水绿正一步步成为山村群众最美的家。

废弃矿山治理,不单纯是将裸露的矿山披上绿装这么简单,而是将其与生态建设、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实现“一石多鸟”的效应。

“既有生态修复又有经济效益,整合的2个矿区将全部采用竞标的方式,让有实力的矿山企业入驻,用高标准、环保型绿色开采方式。”宋志军说。他们先后到湖州、新乡、驻马店等城市学习先进经验,看到很多大的矿山企业能够“开采+修复”,采用全封闭车间、除尘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达到高效、经济、节能、环保。

淇滨区大河涧乡的废弃采石场,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已有绿意,远远望去像一条绿色腰带绕在山间,山下还有不少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植树。

“看着这些千疮百孔的大山按照我们计划的模样改变,心中非常激动。一天一个样子,随着矿山环境的改变,相信不久后就会不露白岩尽绿林。”

“唱好‘生态歌’,念好‘绿字诀’,通过综合整治,全力推动全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绿色梦想不断延伸。

废弃矿山复绿,走出了保护生态与促进经济融合发展之路,昔日沟壑纵横、寸草不生的“光头山”如今绿意盎然。

秃岭荒山能够变成绿水青山,绿水青山能够化作金山银山。从30多家持证企业到现在即将建设的两个高标准矿区,从随处可见的废矿渣、开采坑等“旧伤疤”到现在的24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昔日荒芜的矿区被一片片农田林木代替,满目疮痍的地表,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践一再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才有光明前景。我们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蹚出一条以生态经济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宋志军如是说。

责任编辑: 梅长苏